如今的形勢下,地是不能不種,還不能少種,所以盡管糧價低、啟動難,但這該用的肥還得用,需求其實從根本上講一直是好的。賣肥難主要體現在兩塊:一是下游不著急,節奏難掌控,容易出變數;二是競爭壓力大,感覺沒開始,就要結束了。這里涉及到產能擴張、工藝升級和替代產品等等,但都繞不開一個問題,那就是成本。誰的成本控制的好,基本上就已立于不敗之地!
最近尿素、鉀肥和磷銨都出現了反彈,盡管勢頭不算猛烈,而且多有反復,但是漲漲落落、落落漲漲之中,一些"認知"慢慢也就形成了。利用好固有的優勢,不放過每一次真好、假好的機會,能漲就漲,不能漲創造機會也要漲一漲,不怕"狼來了",就怕在沉默中滅亡……舉個例子,當港口62%白鉀跌到2350元時,它反彈了,它漲到2400元時,大部分人還在猶豫,當它漲到2450元時,有些人已開始為錯過2400元左右而后悔,等漲到2500元又嚇退了大部分人,然后它落回2450元,這個時候知道很多人在想什么嗎?他們在想:"2350元有點難,2400元就得趕緊動手!"
當然,事情怎么可能這么簡單呢?肯定有玩砸的情況,本來就是在逆境中求生存,于不可能中創造可能,所以才需要不斷上演。所以,有的時候就要寫寫小作文,說什么進口要減量或者出口可能放開,甚至有的時候自己買點自己的貨"帶個好頭兒"。
近期的實際情況是,三大主原料里氮和鉀已近乎背水一戰,唯有磷還獨自傲嬌,但各自的故事講得都是不錯滴,互相也能打個配合,所以原料行情震蕩維穩為主,相較于此前市場的看空預期,也可以說是有望維持
堅挺。尿素,主打的是成本牌(最近有的又開始炒出口牌,難怪被看成潛力股);磷銨,看似打的也是成本
牌,實際上打的是出口牌(手里兩副炸,怪不得那么高!);鉀肥,主打的風險牌(原來是需求牌,但尿素也下來了,而且供應又比較給力,想來想去想,只能拿"風險"頂上湊個數,可見行情最差也是有道理的,好在操作還行)。
于是乎,本屆磷復肥會議的卦點(八卦)在哪里?不在尿素,不在鉀肥,也不在復合肥,而在于磷銨!假如這個時候磷銨一個含量的價格也只是40元左右,那么磷復肥會議勢必會是一個抱團會,因為往上卷原料是卷不動的,只能大家一起,研究研究怎么硬抗到基層動起來。人在低谷,往哪個方向爬都是上升,屆時大家心情都放松了,這腦瓜也就更靈活了,好日子指日可待即可。但問題是磷銨太高!盡管它有它的客觀理由,甚至咱說它的牌還挺硬,但是"恐高"是病,不只是情緒,這東西它是控制不住的,所以不管怎么說磷銨的高價就是冬儲的"絆腳石"(也就是關乎到好啟動不好啟動啥的,說絆腳石可能是有點夸張了,見諒)。